聽說電影比劇本好看。早知道該趁圖書館前陣子舉辦影展,紀念莫札特兩百五十週年誕辰時拜見一番才是。

彼得謝弗的劇本《阿瑪迪斯》描述兇手為何、如何安排死之徑,森雅裕的推理小說《莫札特不唱搖籃曲》紀錄造成天才殞落的重大陰謀,兩書都以莫札特之死為故事主線。

 

眾所皆知:音樂神童沃夫根.阿瑪迪斯.莫札特於三十六歲英年早逝,出殯當日因天氣極差,病中的遺孀沒有前來、其他送葬者也都半途而回,其屍骨就草草埋在公共墓園的一角,沒立墓碑,至今人們仍不知確切地點;莫札特死前曾說自己被下毒,人們只以為那是臨終混沌的瘋言囈語,大約半世紀後,年屆七八十的維也納宮廷樂長薩理耶將死去,他殺害莫札特的謠言才甚囂塵上,病中陷入狂亂的薩理耶也坦言此罪行,報紙包含貝多芬等大師們對這件事情的評論,成為那年最轟動話題之一。總而言之,死前潦倒困頓的莫札特,在身後化成薩理耶的夢魘,一步步將宮廷樂長自權力頂端拖入地獄……

前情提要完畢,進入正題。《阿瑪迪斯》與《莫札特不唱搖籃曲》都寫莫札特之死,兇手也皆為人們傳統認定的薩理耶,兩書不同在於前者以薩理耶的心境為主題。

《阿瑪迪斯》描述自任為天主宏揚音樂使者的薩理耶,在遇到莫札特後驚異、崇拜、乃至絕望,憎恨上帝不將如此天賦賜予自己,於是藉著阻擾打擊莫札特等行動向主控訴,甚至到了最後、殺害莫札特是他對抗造物者不仁的極端手段;被上天漠視,只擁有平庸才能卻躍居上位的他在《阿瑪迪斯》中儼然也是個受害者,身為當代少數了解莫札特音樂價值的一員,薩理耶的天賦比不上莫札特能將一曲曲動聽樂章信手拈來,但已經足以成為其知音,才無法容忍這樣放蕩形骸、行為幼稚者竟然取代自己為天堂的音樂代言。

與前者相對地,《莫札特不唱搖籃曲》既然是推理小說,便著重於解謎,循序推衍出兇手的動機手法,揭露莫札特之死所隱藏的宮廷陰謀,其中薩理耶再也沒有那樣崇高的、信仰的、心靈上的掙扎,全然因政治理由,冷血地為求自保痛下殺手;就像他的殘酷無情,莫札特在此書中也變得自私自利,其他在《阿瑪迪斯》出現過的人物也都不可愛了──或許是因為《莫札特不唱搖籃曲》把所有可愛都分配給擔任偵探的主角貝多芬、以及其弟子徹爾尼吧。說點題外話,在眾多引入歷史事件的推理寫手中,森雅裕相當成功地沒有讓角色變形!這對師徒的一搭一唱雖然在書中被貝多芬自嘲為相聲,卻深刻地刻畫出大師在暴躁外表下,單純而堅毅的一面,當然、更多時候我們將這種堅毅稱為頑固,種種描寫幾乎都符合我們對真實人物的認知,作者在點出爭議點的同時,鮮有溢美之詞或者多餘的醜化。

整體而言,我比較喜歡《莫札特不唱搖籃曲》。與其相比、貫穿《阿瑪迪斯》全書的莫札特至死都幼稚單蠢、無法自立,再加上一個情緒總是不很穩定的薩理耶,主角如此,莫怪其他角色甚至全書情節都充斥著荒謬的悲劇色彩。

兩書共同引我注意的還有一個女人:康斯坦絲、身處微妙地位的莫札特之妻。歷史上總被視為惡妻的她,在《阿瑪迪斯》中與全然信任薩理耶、最終步向死亡的丈夫不同,康斯坦絲很早便曉得薩理耶是個偽君子,對其懷抱敵意與戒心,但她仍無法阻止莫札特逝去,甚至因為粗俗無知、歇斯底里等言行讓自己的地位於讀者心中一落千丈,她頂多是面鏡子,使人們得以透過她看到莫札特天賦異稟、性格缺憾外,人性的那面,音樂神童心底其實多麼善良可愛,僅能藉此一覷;而《莫札特不唱搖籃曲》的康斯坦絲更加可憐,小說開頭已是莫札特逝世十八年後,又因為貝多芬的偏見被讀者唾棄,其實於眾人爭奪真相同時,深愛丈夫的她正在尋覓被共濟會竊佔的莫札特亡骸,直到故事尾聲得而復失、眼見大火吞噬希望,最後改嫁離鄉,直到此書寫成,終於有人發生在康斯坦絲身上的悲哀,讓她從惡妻惡名中獲得平反!

 

因為《莫札特不唱搖籃曲》並非一步步描述兇手陷入瘋狂、死者步向毀滅,而是寫莫札特身後他人的推理、他人的故事,所以更能在不破壞故事進行的狀況下,精采地增添有趣詼諧的元素:像擺明崇拜貝多芬的小舒伯特在見到大師本人時卻緊張僵硬說不出話,貝多芬對小舒伯特超級沒輒而遷怒於看好戲的徹爾尼,為迴避宮廷警察的質問貝多芬居然用耳聾裝傻,法國號手抱怨大師的作品沒半首好演奏想要離職,以及臨時七拼八湊的交響樂團等等,許多情節都令人會心一笑。我很推薦這本書,節奏緊奏決不沉悶、偶而出現於其中的音樂知識歷史插曲也很有意思;至於《阿瑪迪斯》……呃,還是去看電影就好(笑)。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oxin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